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论文回顾之专题三:青年文化

当代青年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
2024-09-04


青年文化


01

迷失的狂欢:

“饭圈文化”失范表征、成因及治理


张钧莉   方明东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近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粉丝在“饭圈”中进行控评、应援,以展示对偶像的喜爱从而实现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依附于偶像产业的“饭圈文化”经常与主流文化产生碰撞,疯狂氪金、虚假流量、无底线追星等失范现象频发。其原因在于粉丝的盲目服从、资本不良营销策略和粉丝群体价值观的迷失。“饭圈文化”的治理需要从偶像、政府、平台等方面入手,在粉丝抒发情感的同时,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促使粉丝在理性追星中实现自我发展。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02


“饭圈”集体仪式中的价值认同


景星维   高薇


集体仪式是“饭圈”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样态,其中生成的价值认同造就了“饭圈”的差异与同一。集体仪式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为“饭圈”价值认同生成提供了实践动力。“饭圈”的价值认同并非对“某一价值”的抽象认同,其本质是粉丝对“饭圈”社会关系的归属感。受集体仪式影响,“饭圈”价值认同的演化过程包括强化、转移、危机、重构四个方面。“饭圈”的集体仪式为治理“饭圈”价值生态、引导青年粉丝价值观念提供了切口。从规则筑基、关系破壁、主流引领三个方面,我们能够借助集体仪式对“饭圈”的价值认同加以引导,帮助粉丝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03


偶像影响的媒介演化与社会的偶像焦虑


解迎春


作为针对偶像的典型指控,偶像崇拜蕴含的焦虑情绪常常被遮蔽,以致忽视了偶像焦虑这一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媒介演化脉络梳理偶像的文本线索,发现在雕塑、画像、文字、图像等为主要媒介的偶像建构与传播时期,偶像崇拜蕴含着一个群体针对其他群体的焦虑情绪,产生诸如偶像破坏、偶像歧途、偶像威胁、偶像越轨等外在指控。这种焦虑情绪在互联网媒介下形成不断向内塌陷的情绪螺旋,外显的偶像崇拜日渐转向内隐的偶像焦虑。网络社会的偶像焦虑遮蔽了偶像的精神资源,具体表征为理想身体的焦虑、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快速成名的焦虑。从社会规范角度来看,摆脱偶像焦虑最好的方式并非管理和调节焦虑情绪,而是唤醒偶像的精神资源,引导青少年追求向上向善的精神目标。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1期

04


  情感依恋与消费理性:

偶像工业时代的“恋爱塌房”现象研究


胡静凝


通过对粉丝因偶像“恋爱塌房”而“脱粉”的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在偶像工业时代,粉丝以文化生产和经济供养双重途径参与“偶像养成”。偶像作为职业化的“大众情人”,通过情感劳动为粉丝营造亲密关系和理想自我的想象空间,而“恋爱禁止”是粉偶关系的潜在契约。面对偶像“恋爱塌房”造成的负向追星体验,粉丝会选择“脱粉”及时止损,表现出消费者的理性逻辑。消费主导的“情感经济”对人的异化,不仅表现在偶像作为劳动力商品与作为自由人之间存在冲突,也表现在粉丝作为追随者和消费者,同时面临着“情感依恋”和“消费理性”之间的矛盾。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5


以物为媒:粉丝文化消费的三重维度

——以“Air Jordan 鞋文化”为例


杨钊


在消费社会与媒介化社会的双重背景中,粉丝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粉丝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行为成为研究的焦点。通过对“Air Jordan 鞋文化”研究发现,当前粉丝的文化消费存在符号消费、体验消费与跨界消费三重维度。从“买鞋”到“穿鞋”,再到“藏鞋”,鞋迷在意义的创建与流通中获得快感,“文化塑造自我”逐渐变成了“消费塑造自我”。在商品浪潮中,当AJ 鞋与其他潮流品牌形成意义的联结,成为鞋迷身体的一部分,球鞋文化也在鞋迷的具身传播实践中被不断塑造与阐释。在这一过程中,粉丝与迷的对象通过媒介物实现了“连接”甚至是“沟通”,人与物、社会的关系也得到了重构。然而,商业文化逐渐侵蚀着粉丝文化,粉丝并不能实现“我买故我在”,反而存在被物化的风险。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22年第8期转载

06


粉丝公益:一种新兴的青年公益模式

——以“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为例


李子林   胡盼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与粉丝亚文化的兴起,由青年群体主导的粉丝公益成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一抹亮色。文章基于对 2020 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的“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的经验观察,从心理动机、行动主体、活动领域、活动空间、资源动员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当下粉丝公益的主要特征,分别为:以情感表达为目的的行为动机、多元化的行动主体、虚拟网络为主的活动空间、追随偶像或政策注意力的活动领域、偶像与社会的双重动员机制。在新媒体技术给公益领域带来结构性变革的当下,不断增进对青年粉丝公益这一新兴公益形态的现实了解与理论认知,对思考如何有效引导青年粉丝公益朝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7


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男性交往实践的亲密化

——以“基友”“老铁”“宝”为例


韩葳巍   赵翠兰


“基友”“老铁”“宝”脱胎于传统青年男性间的亲密称呼,但区别于家族导向的“兄弟”、国家导向的“同志”和市场导向的“帅哥”,呈现出强烈的“个体化”意味。“基友”“老铁”“宝” 在语言特征、使用方式和社会意义上都存在诸多差异。从“基友”到“老铁”再到“宝”的变化,体现了青年男性同性交往实践呈现出以透明化、弹性化、平等化为表征的亲密化趋势,背后的动因是青年男性社会性别认同机制的变迁,具体包括性别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对多元男性气质的积极探索以及网络亚文化新部族的集体认同。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08


狂欢、区隔与抵抗:

游戏圈“梗”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廖中鸣   胡江伟   姜小凌


互联网社会中,“梗”作为一种具备圈层属性的隐语黑话,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交流话语,造“梗”玩“梗”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文章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对游戏圈的“梗”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本分析方面,“梗”主要以造词和挪用两种方式为主。它们虽不符合日常语言使用规范,然而具有鲜明的情境化语义特征;话语实践方面,“梗”除了使网民获得文本消费快感外,还具有戏谑主流话语、制造群际差异、构筑圈层藩篱的功用;社会实践层面,造“梗”玩“梗”一方面反映出个体面对社会关系时的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个体、群体与社会三者在话语权力支配方面的媒介权力博弈。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9


“传统”的再造与流行

——对青年汉服文化演变逻辑的考察


杨雪   张冉   孔令旭


近年来,中国青年文化呈现出一种“回归传统”的取向,其中汉服文化是一个典型代表。建立在青年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资料呈现了汉服文化从生成到流行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汉服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意义。汉服并非历史遗存,而是诞生于 21 世纪初期网络民族主义浪潮下的“被发明的传统”。通过借用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汉服被纳入“传统”的意涵,并成为“民族复兴”的象征性表达。虽然在新媒介商业环境下,汉服渐趋产业化,同时青年通过汉服消费表达“回归传统”的审美品位与生活方式,实现文化共同体意义下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通过汉服解析“传统”从创造到流行的文化现象,为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与社会语境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10


亚文化视角下

中国青年滑板圈层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机制


李闯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滑板运动已从青年亚文化现象发展为奥运会永久参赛项目,成为青年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对中国滑板文化社群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滑板亚文化在不断加速的商业化、体育化和体制化过程中出现了多次的建圈、扩圈、破圈与守圈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滑板文化参与者对滑板亚文化风格、商业行为、滑板技巧、创新精神进行动态的亚文化建构,形成与主流文化之间灵活性抵抗的文化实践策略。运用这样的文化实践策略,中国滑板亚文化群体主动参与到滑板商业化、体育化和体制化的过程中。最终,中国滑板亚文化形成了与主流商业和体育文化互为对象、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11


Z 世代盲盒消费体验偏好研究


沈琦   陈婧


自带网络基因的 Z 世代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方式与理念。从消费体验的角度出发,引入魅力工学研究方法与 Kano 模型,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 Z 世代对盲盒消费体验的偏好。研究发现,对 Z 世代而言,盲盒的消费不只是盲盒本身,更是社交情感、游戏体验、文化体验的消费,这些消费体验还包含了线上、线下两部分内容。盲盒消费体验品质属性可以被归纳为社交性、感官性、游戏性、文化性,它们都对 Z 世代对盲盒的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又与满意度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线性关系。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3期

12


“新媒体”何以装“旧文化”?

——“上海非遗青年”的媒介策展实践研究


孟筱筱   李耘耕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传播的热点。文章使用深度访谈和辅助文本资料分析法考察“上海非遗青年”这一学生团体的媒介策展实践机制及其制度性动因。研究发现,自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记忆与品位和被升学制度承认的文化实践是“非遗青年”开展媒介策展实践的重要动因,媒介策展实践又使他们的原本不可见的文化记忆与品位转化为可见的文化资本。具体来说,“非遗青年”在童年时期通过家庭习得、培养原初审美品位,形成文化记忆;这些积累的文化记忆和步入高中后学校的文化承认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要素,激发他们创立非遗社团并利用社交媒介、公共空间策展实践传播非遗文化;这些媒介策展实践既不断激活和再现他们关于非遗的文化记忆,得到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体系的认可。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13


乡村吃播观看体验感的形成及文化解读


高夏丽


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文化消费的时空限制,青年的文化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根据青年群体细分,城市青年的文化消费与农村青年、小镇青年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文化杂食性的倾向更加明显。以乡村吃播观看为例,研究发现,城市青年乡村吃播观看行为的产生是以自我为中心主观选择的消费结果,注重从其中获得“网络家”的意义、传统文化记忆和正能量等来弥补自身当下缺失的情感能量。从文化价值上看,乡村吃播的流行在于满足了城市青年追求“土”和“俗”所带来的快感体验。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之下,土到极致就是“雅”成为城市青年审美趣味的另类标准,雅俗同赏的文化消费观愈发普遍与强烈。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22年第8期转载


投稿方式:登录《当代青年研究》官方投稿平台(qing.cbpt.cnki.net)进行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在平台查看稿件状态,若三个月后没有收到反馈,可另行投稿。


赵琪|审核

曲容良|编辑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青年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